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
黑暗中的希望光芒 小昱3歲時於診間脫口而出:「我晚上看不見」,引起了媽媽的警覺,並由當時的眼科醫師將他轉診至大醫院,從此與媽媽開啟每四個月定期回診的生活。 因為小昱的視網膜狀況不太尋常,醫師為他進行基因檢測,小昱才終於確診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,使得眼睛的感光細胞退化喪失,導致他晚上會出現夜盲,同時伴隨視野狹窄,以及高度近視的問題。 16歲以前的小昱,總是要趕在天黑以前回家,然而冬天的太陽總是早早下山,媽媽只能替他準備防水、高亮度的露營燈,讓小昱在漸漸變暗的環境中,憑藉著露營燈的光亮,慢慢地摸索回家 ...編號:
日期:2024.12.17
全文
Coffin-Siris 症候群
母愛灌溉 守護孩子平安長大 軒平7個月大的時候被發現了全面性的發展遲緩,接著在1歲8個月開始缺氧型癲癇發作,一連串的吸允與咀嚼能力、爬、坐、走、牙齒生長以及學習能力等都相較其他孩子慢許多,同時伴隨著呼吸道經常感染、肌肉張力低、消化不良、無法打嗝等症狀,軒平媽媽帶著孩子四處求醫治療,跑遍了各大醫院,最終在3歲時確診為「Coffin-Siris 症候群」。 從物理、職能、語言治療,到針灸、音樂,媽媽不放棄任何機會,積極帶著軒平做復健。然而因為軒平無法聽指令做動作,沒辦法參加團體復健課,因此每週一次的 ...編號:
日期:2024.12.17
全文
Cornelia de Lange氏症候群
苦心照顧數十載 擔憂愛子未來人生 「咦?孩子的前囪門怎麼比較長?生殖器的位置也不太對。」當煒朝出生時,醫師和爸爸媽媽都對煒朝的狀況感到不解與奇怪,看著身型嬌小、與他人不一樣的孩子,煒朝父母想著,不管這孩子如何,都是自己的,下定決心更要細心呵護至平安長大。 然而,照顧煒朝卻沒想像中的容易,在媽媽帶著煒朝回家後,發現煒朝即便是餓了,也是如幼貓般的發出短暫嗚嗚聲,又因為煒朝的肌力不足,因此連喝奶都費勁,看著孩子一天天變瘦,媽媽決定要比以往更多餐的餵食,透過半灌半餵的方式,煒朝的體重終於開始慢慢加重。 ...編號:
日期:2024.12.17
全文
Kallmann氏症候群
求子之路 銘心難忘 現年34歲的小山,擁有穩定教職,與先生育有一歲多的女兒,生活充滿養育孩子的甜蜜與辛勞。寶貝女兒得來不易,一路以來的酸甜苦辣,小山刻骨銘心。 小山自出生以來便沒有嗅覺,但因無法從外觀判斷,家人也難以察覺異狀。幼兒園時,有一次老師請她幫忙聞一下其他孩子是否該換尿布了,小山茫然不解「聞聞看」是什麼意思。成長過程中的一件件小事,慢慢在小山心中打上問號。 進入高中後,生理期遲遲未報到,本就對身體狀況有些疑問的她,在家人陪伴下至大醫院就診。從兒童門診轉診至婦產科,終於在高二時確診為罕見的 ...編號:
日期:2024.12.17
全文
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症
正視疾病不害怕 自我控制保健康 久病成良醫,貼切地形容小安,發病至今超過十餘年,在嚴重又罕見的病魔威脅下,小安和疾病和平共處,找到照顧自己的方法,樂觀活下去。 32歲那年,小安生下可愛的大女兒,喜獲千金的同時,病魔卻也悄悄上門。就在女兒滿月前,小安突然左腳腫大,呈現紫白的顏色,大家都知道不對勁,連忙叫小安到醫院檢查。看過心臟內科後,醫師診斷是血栓且情況危急,除了立刻施打溶栓針(抗凝血劑)外,也協助她轉診至更專業的大醫院。這趟突如其來的求醫歷程,一晃眼小安便已確診為罕病「同基因合子蛋白質C缺乏症」 ...編號:
日期:2024.12.17
全文
Alexander氏病
橘色的勇氣 現年七歲個性活潑的樑樑,每每看到橘色的東西都能勾起他的興趣,在與常人無異的外表下,他小小的身體卻受到病魔的摧殘。 在一個清晨,兩歲的樑樑眼睛無力地向上翻轉,喉嚨發出不尋常的聲音,家人們立刻將他送往最近的醫院;在醫院裡,醫生們忙碌地進行檢查,最初醫生認為只是普通的發燒引起的痙攣,但出院後不久,同樣的症狀再次發作,這次他們決定進行更深入的檢查。腦波檢查揭示了大腦中某些部位的異常放電,經過一連串細致的檢測,最終確診為基因缺陷所導致的Alexander氏病。 這個罕見的疾病對樑樑的生活產生了 ...編號:
日期:2024.12.17
全文
先天性靜脈畸形骨肥大症候群
相互體諒與扶持 看見生命的康莊大道 剛出生的郁暄,左腿有明顯血管角化瘤,初期醫生將其歸納為胎記,但媽媽內心依舊感到不安,因此相當關注郁暄的發育情況。等郁暄9個月大時,媽媽發現郁暄有血管栓塞情形,因此匆匆帶孩子就醫,醫師卻依舊無法給予診斷,更讓她感到不知所措與徬徨。 為了孩子健康,媽媽積極帶郁暄就診,期間醫師建議前往北部就醫,或許能檢查出病症。抱持著一絲盼望,媽媽立即帶著郁暄去台北,好在,醫師看見郁暄狀況,猜測可能是「先天性靜脈畸形骨肥大症候群」,於是果斷安排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掃瞄,最終,郁暄在9 ...編號:
日期:2023.12.21
全文
裂手裂足症
用完整的愛彌足不完整的缺憾 當小杰哇哇墜地時,尚在產房縫合傷口的媽媽看見孩子的剎那,內心充滿震驚、不解,因為在產檢時,孩子一切正常……。當下,在麻藥的作用之下,媽媽又暈了過去,等到醒來,面對小杰的裂足,醫生提出許多潛藏的疾病風險,讓一家人焦慮不已。而後,眾人迅速讓小杰轉診至大醫院檢查,小杰也在檢查中確診出罹患「裂手裂足症」,所幸沒有其他病症,一家人不安顫動的心終於能平穩下來。 因為罹患的罕病頗為特殊,小杰每半年須回診追蹤腿部發育狀況。當小杰1歲2個月開始行走時,媽媽便 ...編號:
日期:2023.12.21
全文
Miller-Dieker症候群
永不止息的愛與思念 懷孕9個月產檢時,振豪被檢測出腦室比一般標準值大0.1公分,透過核磁共振發現有胼胝體不足的情況,經過一番考量,他在父母滿溢的愛中誕生。 2個月大時,振豪開始不停吐奶,送急診後發現是癲癇發作導致,同時因胼胝體不足,相較其他同年齡孩子發展落後、肌張力低。7個月大時更檢測出白內障,開刀切除裝上水晶體後,每個月需定期至神經內科回診。 從職能、語言復健、水療到中醫,振豪父母不放棄任何機會,自第一次癲癇發作後就開始固定用藥,希望藉此控制頑固性癲癇。但是仍有許多外在因素,如:感染發燒、手術 ...編號:
日期:2023.12.21
全文